边境东部的小城,行人寥寥,阴云遮蔽了空中双月。只有一辆滨海边疆区军工厂出产并发售的军改民小型轿车压低了速度,在马路牙子旁稍稍停下。不闻车门打开的声音,被车子遮蔽的阴影却倏忽不见了。
开车的是一个年轻的便衣女性,她看了坐上副驾驶的阿斯卡纶一眼,发动了车子。轿车继续在夜色下缓缓开过街道。
“(乌萨斯语)‘先生’传讯,谢尔盖为表诚意,已经把‘自由乌萨斯’的驻地透露出来。”
兜帽下的萨卡兹一声不吭,晦暗衣袖中利刃反出一丝皦光。她把一张折叠了数次的纸条递给女人,车子默默地向前开着,一直到小城的郊野。女人摇下了车窗,嫣然一笑。
“帮我向傅长官问好,改日离了汛地,自当登门造访。”
没有回应,副驾驶位置上早已无人。她饶有兴致地看着黑暗,掏出火机点燃了手中的女式香烟。万籁俱寂,只有车窗外冷月两钩。
大炎,辽东道,延郡大营。
北庭那边打得惊天动地,辽东节度使奚中杰却在忙停战谈判。
一开始,他当然不想谈!泠径一战打得太亏,辽军丧师失地,谢尔盖·萨拉夫索夫所率乌萨斯第十三集团军一路飙掣,鲸吞辽河以北的大片土地。自古以降,大炎和乌萨斯两个巨人之间的平衡与摩擦虽多,你来我往数百年之久,但炎国吃了如此大亏的,可并不多。如果几年前,魏彦吾那老家伙把龙门输出去,奚中杰反而心安了——但龙门没输,北庭更没输,偏偏被誉为“立军护上”杰出之首的辽东输了,这便无论如何都说不通了。
如果给他一丁点的机会,他都想活生生把谢尔盖身上的肉撕下来。但形势比人强,打不过生龙活虎的13集团军,收不回失地的情况下,对方又主动提出停战谈判,却又是在敌占的地盘里约谈!奚中杰深感受辱,但皇城里的老头子们话已撂下,若是光看着北伐军立马勒石,保皇的辽军却在辽东一隅如此狼狈,实在无颜见百姓庙堂。届时,恐怕青党会在朝野获得空前的支持。
但如果谈成功,就不一样了。辽东节度使奚中杰公忠体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尽收失地的报道,至少能把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青党报刊压下一筹。眼下,谈也得谈,不谈也得谈了。
话虽如此,但只身赴熊潭,怎么看都危险莫名。为防谢尔盖使诈,奚中杰遣参将胡晓义把三万精兵开出山地,又调骑尉左灵忻所部辽东铁骑全部开出延郡,背山结阵,以为应援。红衣的炎军士兵目力所及之处,几百米外就是乌萨斯第十三集团军黑洞洞的炮口。
两个巨人间的谈判,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下展开了。
谢尔盖展现的诚意是惊人的。不仅同意撤离已占领的辽东道全部地盘,回到开战前边境,还愿意给出一同行动的乌萨斯特务组织“自由乌萨斯”的情报。作为交换,辽东军不得在乌萨斯国内战争中对滨海边疆区不利,且不得关闭战前便一直维系的通商口岸。谢尔盖甚至要求,如有必要,第十三集团军将向炎军采购战争物资。
奚中杰提出战争赔款一事,谢尔盖严词拒绝,第一次谈判未能成行。
奚中杰运筹,因为此时民间风向对于青党和保皇党两边战况差异极大,不得不急功近利。于是,不顾参将胡晓义的苦劝,直接拍板在二次谈判中本不提赔款之事,且打算在开放乌萨斯向辽东道采购武器原料和能源一事上,做适当的松口。谁料谢尔盖率先表示同意,并愿意让出海参崴港口的经营权。
以上,谈判一切顺利,奚中杰通电国内,举国欣喜。燕京内城工造、染坊和洗印房加班加点,出了新一期的紫禁日报。有学徒质疑现在报道是否轻率,被管理印染的官人一句话顶回去了。
“谁都晓得乌萨斯帝国去日无多了,他谢尔盖不早投降,等着被拾掇个锅干碗净?”
报纸很快也到了奚中杰自己手中。节度使大人大喜过望。
参将胡晓义说:“乌萨斯的熊罴都是狼子野心之辈,归还旧土刚有一撇,我们事先见报,岂不置自己于被动?”奚中杰不以为意。
骑尉左灵忻掼甲入府,听着胡晓义劝谏,她在一傍坐得像个钉子,只顾拿水布擦拭着马弯刀。待到二人出府,胡晓义忿忿:“左骑尉好生清闲,莫非也觉得仗打完了?”
龙族女性一揽背后马刀:“文死谏,武死战。胡将军不营备三军清查卧底,单来劝节度使大人,何如?”胡晓义跺脚而去,骂道:“和恁娘一样,一个赛一个的死脑筋!”两人各自回营备明日出兵,再不搭话。
依照谈判中议定的接收方略,乌萨斯军当在早八点前撤除部署在延郡山地对峙线外的工事、雷区,同时稳步后撤,一步步将阵地和城市交给炎国方接收。同时辽东道大军北出延郡向宽城压进,意图兵不血刃接收失地。为了防止乌萨斯方耍花样,奚中杰集结了辽东道最精锐的二十万主力。
然而,在奚中杰和胡晓义率前军离开山地,越过第一接触线时,在拆除了所有工事的平原上,他们看到了乌萨斯军队——整齐的军阵。而且他们的样子绝不是打点行囊准备撤退,而是列开阵势,静静地看着来到眼前的辽东军。
自辽东军撤入延郡山地,他们就在等一个平原决战的契机。现在,终于等到了。
从早晨到午后,双方展开大战。乌萨斯第十三集团军使用步舰配合的策略,合围了奚中杰军。
辽东方面并非没有预料,后方的二十万大军立刻从延郡周边向前移动,破除了乌萨斯军斩首主帅的企图。在猛烈接触下,双方打出持平战果。辽东久经考验的边军,不是乌萨斯第十三集团军凭耍诈突袭就能够一鼓而下的。
奚中杰打得两眼冒火,且不谈打起来后自己如何向国内大肆报道和平的报纸交代,如今第十三集团军所作所为,未免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他下令二十万大军除必要守备兵外全数压进,各个地区分散的守军迅速赶来参加决战。
你不走,就打你走!昔历代先皇“苍鹰扑雀”,吾平乌萨斯有何不可?
但还没等奚中杰抒发完他的万丈豪情,军报就照着他的脑袋狠狠来了一下。
“急报!乌萨斯第13集团军一部乘重甲移动战舰并携攻城器材,已至辽阳城下,告急求援!”
奚中杰大惊失色。延郡大营是前线基地,而移动城市辽阳却是大炎在辽东的行政、军事中心。如果辽阳丢了,这个节度使也算到头了。乌萨斯第十三集团军有全乌萨斯最先进的高速移动战舰,在整场战役中辽军的机动性始终处于被动。一旁的胡晓义苦劝:“今辽阳之地,万不可失,请节度使大人立刻率大军回马,义当率卫所部曲撤守延郡,待将军功成。”
奚中杰热泪盈眶,立刻采纳了胡晓义的意见。但酣战的两军想要轻易走脱,谈何容易!乌萨斯方的炮火更远、战舰更快,就算胡晓义领后军拼死掩护,奚中杰撤退中的主力也被乌萨斯军狠狠炮击了几轮,损伤惨重。
但奚中杰已经无暇顾及部队损伤了,只顾令左灵忻率辽东铁骑开路,带着主力拼了命地朝辽阳赶。
辽阳城内的守将对出现在城下的乌萨斯重装突击部队,做出了最迅速的反应。城市引擎立刻开始预热,同时把城外军民全速向城内转移,不多的守备部队也全部登上城头,准备坚壁清野决一死战。但攻到城下的乌萨斯第十三集团军93重装机械化师并没有立刻袭击城市,而是围城南下,破袭了城市补给线和航道。
93师师长因克·斯威姆罗波夫,阿戈尔族,在乌萨斯人称“八爪将军”,本是滨海边疆区的军校教授。被至交谢尔盖·萨拉夫索夫从军校中带出,成为其最信赖的重装突击师师长。这个身材矮小、面孔黝黑的左撇子,在高大的乌萨斯人中反而格外引人注意。进攻辽阳后,他一直嗅觉敏锐地留意着背后的动静。在察觉到辽军主力南下救援时,他果断留三个营的兵力监视辽阳城,余部携带最先进的高速战舰,迅速北上。
他的目标是辽阳以北的梨化,地处平原,是辽东道交通、铁路要隘。在那里等着他的,是第13集团军其他主力,还有他们共同的老朋友——奚中杰。
至此,谢尔盖的最后一层面纱终于揭开。这个被后世称为“乌萨斯帝国时期最后的名将”的人,在辽东大战中的布局,分为三步。
谢尔盖的第一步谋划:诱导炎军离开延郡要塞,寻求平原野战。
结果十分顺利,由于乌萨斯军对奚中杰本人的围攻,炎军主力必然尽出。在保护老帅后,遭到欺骗的炎军没有撤回延郡要塞,而是选择就地反击。这便给予谢尔盖时间施展他的第二步。
谢尔盖的第二步谋划:奔袭辽阳,攻其必救,拉扯炎军。
这也是整个计划的关键妙手。谢尔盖向整片大地展示,世界上不止一个“棋手”有着操盘战场窥取胜机的能力。一个最佳的指挥官,甚至能指挥自己的敌人。奚中杰回援辽阳,本就在他的计划之中。乌萨斯军在尾随炎军炮击了几轮后,立刻借助自己的机动性优势,同步转移,先于奚中杰会合了斯威姆罗波夫的93师,以逸待劳等待劳顿已久的辽东军。这就来到了最后一步。
谢尔盖的第三步谋划:会同主力决战,利用重装机械化师压制辽东铁骑,利用炮兵优势控制战场,以十万兵围歼奚中杰二十万主力。
奚中杰一入梨化,大军尚处于行进状态,便立刻遭到了93师的伏击。高速战舰开足马力,居然一举冲破了辽东军的军阵。但奚中杰部署毕竟兵力充沛,斯威姆罗波夫也不敢深入,只是意图搅乱阵地,同时乌萨斯伏兵万炮齐鸣,将辽东军主力围在垓心。
辽军人数虽多,但急于行军,师呈长蛇之势。蛇头又被93师切成两片。就算奚中杰竭力聚拢军队,似乎又只是被动挨炮,全无还手之力。左灵忻率领几千辽东铁骑猛插乌军结合部,但这些重甲铁骑无论是机动性还是冲击力,与移动战舰都相去甚远。这些曾在历代统帅下以四蹄与灾异赛跑的骑士眼睁睁看着移动战舰后的乌萨斯炮兵从容地撤离了阵地。
战斗持续到了夜晚,此时辽东军已极为疲弊。眼见天黑之前突围无望,奚中杰只能全力收拢军队,冒着乌萨斯的大炮掘沟筑营。早上出发时兴致勃发,准备一举接收失地的炎军此时早已没了先前的锐气,闷头挖掘任凭炮弹扬起的砂石浇在脑袋上。夜色逐渐四阖,乌萨斯军的包围也已成型,把炎军压迫到了铁路线附近。
是夜,左灵忻率领辽东铁骑求见奚中杰,请求趁着夜色,发动这些精锐骑兵的剩勇,为大军创造突围条件。奚中杰遍览这些铁甲骑士,他们鏖战整整一天来回奔驰,竟没杀得了几名敌军。连同身先士卒的左灵忻在内,队伍里的人马一个个盔甲乌黑浑身狼狈,刀锋却居然都是洁白的。
重甲骑兵已经跟不上战争发展的步伐。北庭雁骑已是最后的荣光了。对于辽东铁骑来说,这些锐士今日一个个虽是战死,却莫如说是憋屈死!看着他们疲惫的样子,奚中杰说不出话来了。
若非我一人抱残守缺,又中敌酋奸计,辽东大军何至于此!长叹长嗟,辽东的夜从未这样冷过。
慈不掌兵,左灵忻依然率领几千骑兵冲出了临时垒好的梨化大营。乌萨斯前进阵地设施简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铁骑马踏刀斫杀伤上百人。
可惜,斯威姆罗波夫完全不给左灵忻机会。移动战舰迅速突进,挡在了所有轻步兵和炮兵之前。左灵忻下令骑兵炮齐射,随后队伍如群狼般分散各向突击。虽然在一定时间后,大部分铁骑确实绕过了截杀的战舰,但包围圈外的乌萨斯军已经反应过来,以93师为矛头,对炎军发动了反夜袭。
一夜鏖兵,缤纷血染黑天幕。
左灵忻勒住马头,看向东边天陲燃烧着的血一般的曙色。辽东铁骑十不存一,和乌萨斯内卫、北庭骧骑一样,他们都是光耀贯穿整个旧时代的军队。在变革到来时,无数个偶然凝结成必然,他们会随同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一同殒灭。龙女叹了口气,挥刀指向四下合围的乌萨斯军。
乌萨斯战俘营内的日子,她多少听过。哪怕面前的十三集团军是著名的“新军”,她也不愿拿自己的尊严去赌。
“节度使大人既脱得围困……这便好了。”
刀柄反握,刃出于脊,龙血玄黄。
奚中杰一路奔逃,二十万大军倾覆,残兵被乌萨斯连杀带赶,溃至辽阳城下。此时辽阳仍未有乌萨斯军队进入。但节度使大人破了胆,脑子有些不清醒了,居然连辽阳城都不敢进,朝关内方向亡命逃去。
谢尔盖占据辽阳后,迅速回师,打算一举吃掉断后的胡晓义部。胡晓义借着晨雾,会聚了被打散的辽东道各副将金克抒、左珼(左灵忻侄),溜进了延郡城,闭门不出。乌萨斯军几次进攻山城,都被胡晓义用力用智,守住了炎国东大门。
“延郡——辽阳会战,是乌萨斯帝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大的会战。它对于会战双方,皆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乌萨斯方面,虽然很多人将谢尔盖·萨拉夫索夫视为‘乌萨斯帝国时期最后的名将’,但谢尔盖的所作所为,已经脱离了一位地方将领的范畴……如大炎的平卢之乱,谢尔盖的真正目的,并非辽东,而是延郡以东的广大土地。”
“延郡是大炎东大门,只要拿下延郡,则大炎最重要的两个扈从国檀国、东国即无险可守。谢尔盖的真正目的,是割据滨海边疆区、辽东北部、檀国、东国,达成其事实上称王的野心。”
“辽东参将胡晓义,深明大义,忠勤为国,联合檀国义军与残存府兵,守住延郡,没有让辽东之败不可控地发展下去。”
“然而,辽东之败,对大炎的影响同样不可估量……北庭、安西相继革军革政后,辽东道边军为保皇党最重要之倚仗。如今丧师失地,更与青党北伐之完全胜利对比鲜明。”
“就如同同样对抗各国干涉军,在西线对抗莱塔尼亚-卡西米尔联军的苏乌大胜而在东线对抗大炎的皇帝与地方旧集团军大败一样,在圣骏堡与辽东两场大战结束后,对于谁的路线能带领乌萨斯和大炎走向未来的争论,至今有了明确的结论。乌萨斯和炎国的皇帝因两国之间的大战而摘冠,已成为在所难免的大势。”
——《炎乌战争中两国新旧势力力量对比的变化》,棋手小姐,苏维埃乌萨斯驻罗德岛舰大学出版社,北庭讲武堂出版社,炎乌双语版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没有人能够独立于它而存在,凯尔希不行,棋手小姐也不行,更遑论炎国和乌萨斯的芸芸众生了。
北伐军主力在占据圣骏堡后,历经数月顺利回师,直捣滨海边疆区。谢尔盖为保大本营,只能放弃攻打延郡的打算,把主力撤回国内。青党风头一时无量,胡晓义作为危难之中的中流砥柱,成了保皇党竭力推崇的新星,回到燕京后,受到了保皇党各个大佬的接见。甫一接任辽东节度使,更是立刻将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左珼和金克抒委以重任。
但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他根本不知道,保皇党的种种机密,都没有避过藏在自己身后那个夹着女式香烟的副手。那位代号“先生”的青党谍报,在日后的国内斗争中,成为了保皇党咽喉上的一颗钉子。直至金克抒去世,她也没有离开岗位,没有再见过阿斯卡纶,也没能造访过她崇拜无比的“傅长官”。
北伐末期,棋手小姐的身体是有所恢复的。她立刻又投入到了忙碌中。她热烈地赞颂着炎国和乌萨斯的未来,对于每个到访者丝毫不拒。
直到那个来访者的出现。
一名普通的新军军官风尘仆仆地踏上罗德岛的舰桥,当他见到棋手小姐时,他的面色苍白得像纸。博士有种极度不好的预感,死亡似乎又在对她低语。
“报请傅长官……岳参谋他……他……”
她不想问,却发觉自己没有不问的选项。凡人,军人,伟人,终究无法通晓前后因果中的一切。当命运迎面走来,她只能踏足向前。“相霖如何了?”
“岳参谋他……遇难了!”
她就这样保持着听到消息时的姿态,坐在椅子上,一连数日禁绝饮食。刚刚红润起来的面孔可怕地消瘦了。凯尔希啊,凯尔希,我不惧怕自己的死亡,但我的学生,我思想和意志的延伸和践行者,他们的死亡何尝不是我死去了一部分。还是那么年富力强、那么优秀的一部分……
岳维死在回师安西的途中,在一处陡峭的山路上,他所乘坐的吉普车突遇道路塌陷,坠崖身亡。
王栋和邱蔚亭大为震惊,经过反复察查,终于极度不情愿地得出结论:这就是一起意外事故。此时蓝毒和格劳克斯已经脱离安西军中,莫斯提马向博士通报了详细的信息。但若说详细,似乎看起来又粗略、敷衍、让人难以置信。茫茫山道,十万大军啊,怎么会让他就这样轻率地死了?
凯尔希再看到博士时,她栗色的头发间毫不遮掩地夹杂进了银色的丝线。她变得少话,不再喜欢慷慨激昂地辩论。她自嘲自己干不动了,现在她才是她们之间那个货真价实的老太婆。
1102年,北伐军逐步撤离了大部分所占领的乌萨斯土地,和平交由苏乌接管。
同年,苏乌军队跨越千里,与罗德岛、北伐军一同围攻滨海边疆区,无计可施的谢尔盖终于投降,这一次,他是真投降了。战争的尘埃尚未在远东消散,圣骏堡的双首鹰翅膀下一面红旗却已冉冉升起,宣告乌萨斯的皇帝时代就此结束。
1103年,回国的北伐军完成西、北合流,挟夹龙门威震燕京。全国上下拥立共和的各地方通电,敦促皇帝和平退位。此时留给燕京城的选择已经不多,部分保皇派开始讨论放弃辽东,由胡晓义率辽兵拱卫京师。
1104年元旦,上表天地,诏北庭节度使李伯明为大炎第一任临时大总统,肇开议会以备咨询,并给予国民总理制约总统之权利。大总统的第一道命令是立刻停止各边境以“清扫旧乌萨斯残余势力”为由的、对北方新政权的敌对行动,使持续四年的战乱重归宁定。经两国商定,由乌萨斯西南、大炎安西道为起点,划出乌萨斯南疆数处荒无人烟的大漠为缓冲区,从此关河宁定同拒外邪,不兴兵交之事。
棋手小姐夙夜期盼的图景,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她已经挪动她的棋子走向早已看好的下一步。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隐患。
确实,最后一个。